原发性肝癌在我国的发病率位居常见恶性肿瘤第4位,是肿瘤致死的第2病因,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我国肝癌患者5年整体生存率不足15%。而肝癌的外科治疗是肝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重要手段。
患者,男性,37岁,在2018年进行肝癌切除手术的四年后,肿瘤复发。近日,郑鑫教授团队经过前期多学科讨论,结合患者肿瘤的影像学特点,为该患者精准实施“荧光辅助腹腔镜肝Ⅴ段切除术”。患者在术后六天恢复良好,顺利出院。他在出院时说到:“经过这次手术,我会更加珍惜余生的每一天”。他也用行动告诉大家:积极配合治疗加上乐观的心态等于肝癌患者的长期生存。
由于腹腔镜肝切除术具备微创、精准的双重优势,推动了现代肝脏外科学的新进程。近年来,肝脏外科的腹腔镜肝切除技术迅猛发展,瓶颈问题不断突破,许多新技术和新方法也运用于临床。最新的腹腔镜技术体系将三维重建、流域分析、荧光导航、腹腔镜超声等一系列新技术整合,构建了全新的理论技术体系。其中,门静脉流域解剖性肝切除以荧光导航为主,以显露代表性流域间静脉为辅,沿生理肝裂实施断肝。
通过解剖性肝切除术式保留更完整的功能性剩余肝体积,可降低术中出血和气体栓塞风险、减少术后缺血、淤血以及胆漏等并发症发生,带来更好的围术期疗效,更快的术后恢复,将使高危病人更早地接受术后辅助系统治疗。
在现代精准外科和系统治疗大时代背景下,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手术以肿瘤为中心、切缘为原则、流域为基本、脉管为框架,强调精准并兼顾肝脏代偿和手术简单化,制定流程化、标准化的规范术式,进一步实现腹腔镜肝脏外科的整体发展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