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年轻小伙险丧命!西安交大一附院多学科协作打开生命通道
发布时间:2022-10-26    文章来源:心血管外科ICU   作者:王飞扬  责任编辑:张潇丹  (点击: )

有人说,ICU是离死亡最近的地方,也是见证重生的地方……年仅20岁的张某(化名)不幸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病情发展迅速,命悬一线!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多学科协同救治,成功将其从死亡线上拉回。在抢救生命的危急时刻、在守护患者的无数日夜,医护人员以坚定的信念诠释了白衣战士的责任与担当。

高热肾衰,年轻小伙险丧命!

国庆,本是举国欢庆的日子,张某一家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阴霾笼罩。10月1日,张某突然开始出现高热、头痛、视物模糊,体温高达39.5℃!10月4日,随着病情进展,他的躯干和四肢开始出现大片瘀斑,球结膜水肿、眼结膜充血。家人紧急将他送至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就诊。查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30.14ⅹ109/L,是正常值的3倍!所有的炎症指标明显异常,且出现急性肾功能损伤,急性肝损伤。当即诊断为:肾综合征出血热,下达病危通知书……

流行性出血热(HFRS,Hantavirus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下简称为“出血热”),又叫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一种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较为严重的法定乙类传染病。其主要传播源为鼠类(以黑线姬鼠为主),患者常以发热,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红(脸、颈及上胸部发红)、眼结膜充血、低血压休克等为主要临床症状表现。病毒对机体肾脏损害极大,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达20%!素来身体强壮的张某,在来势汹汹的病魔面前,脆弱的不堪一击……

ECMO实力出击,完成生命接力

自确诊“肾综合症出血热”以来,张某病情进展迅速。持续少尿,头痛、恶心,肺水肿,即使呼吸机给予100%氧浓度,血氧饱和度仍只有70%(正常值95%-100%)!氧合指数不到100mmhg(正常值为400-500mmhg),血压也难以维持!如病情继续发展,等待这个年轻生命的终将是呼吸、循环衰竭甚至死亡!怎样才能救救他?面对愁眉不展,心急如焚的家属,急诊科EICU滕琰副主任当机立断,决定应用救命神器——ECMO!

凌晨两点多,医院总值班、组织统战部高琰部长积极组织开通“绿色通道”,心血管外科ECMO团队迅速响应,与家属充分沟通后,紧急迅捷地实施了VV-ECMO置入术。随着ECMO机器的顺利运转,患者的氧合和血流动力学有所改善。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接力赛,顺利交棒!随后在ECMO团队的护送下,患者转入心外科ICU进一步治疗。

ICU三机联动,守护生命之光

ECMO虽被称之为救命神器,但它并不是万能的,只能为治疗原发病争取时间和空间。入住心外ICU后,患者的病情仍不稳定,循环波动大。如何在患者凝血功能明显异常的情况下做好ECMO管理,如何有效治疗出血热引起的循环和呼吸衰竭,对于心外ICU医护来说是一项新的挑战。针对这例年轻患者,心外ICU师桃副主任和邓超主治医师成立了出血热ECMO救治小组,制定了详细周密的医疗护理计划:呼吸循环的支持、感染的预防控制、出凝血功能的纠正、容量管理、内环境的稳定、营养支持和康复治疗等。转入的早期,同超声医学科宋艳副主任、检验科出凝血组王威老师实现床旁多学科查房和讨论,坚持每一天的气管镜吸痰。

经过14个日夜的奋战,在医护人员精心的治疗和护理下,患者的病情日趋平稳,先后成功脱离ECMO和呼吸机的辅助。

凝心聚力,以实干谱写生命华章

踏之杏林深处,不负扁鹊之身。心血管外科ICU作为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院最早成立的重症监护病房,40年风雨砥砺、奋楫笃行,现已拥有两个治疗单元,年收治患者逾1600例,床位周转率居西北第一。多年来,ICU的医护人员依托心血管外科的专业特色和优势,踏实肯干、探索求新,先后开展了以心脏重症监护、ECMO、IABP、心室辅助装置、多模态血流动力学监测和管理、重症超声、CRRT及吸附型体外生命支持技术等高精尖技术。不仅为各类心血管手术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也为各种原因导致的循环呼吸衰竭患者提供救治平台,提升了我院乃至西北地区急危重症的救治水平。

2022年是我院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医院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进阶段,心血管外科ICU全体医护人员将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以更精湛的技术、更优质的服务、更崭新的面貌为急危重患者保驾护航!

上一条:患者服务中心 便捷服务赢得患者赞誉

下一条:我院援咸阳核酸检测队、支援商洛专家组归来

关闭

科室网站

关注我们

Copyright(c)2011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