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的门口,当每日太阳升起的时候,对每个家庭来说,是绝望,还是希望?
2022年3月28日,对老曲来说,是个重生的日子,在交大一附院重症医学科经历了整整六十四天与死神的顽强搏斗,终于在众人的期盼下,与家人团聚了。
意外降临
半年前,对于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的老曲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一般,由于发热来医院就诊,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像乌云一样笼罩在这个家庭上空。值得庆幸的事情是,在血液科张梅教授的精心诊治下,经过几个周期的化疗,老曲的白血病已达到完全缓解。一家人也松了一口气。
然而,没等充分的享受到欢声笑语,新一轮病情的轰炸又蚕食着这个家庭,发热、呼吸急促、氧饱和度逐渐下降,从鼻导管更换到面罩吸氧,甚至无创呼吸机也无法维持氧合,由于抵抗力极低,根据影像学报告及宏基因组结果回报,都指向患者罹患重症卡氏肺孢子虫且合并巨细胞病毒血症的感染可能性极大,由于严重肺部感染、脓毒症造成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我们知道,ARDS病死率在51%以上,而重症ARDS会更高,老曲氧合指数(P/F)只有不到60mmHg,且长期进行免疫抑制治疗,免疫力极低,基础疾病较复杂,一时之间,一辆承载着不安的转运床飞驰在医院…
ICU的艰难时期
艰难时期,入住ICU后,针对老曲的病情,刘红娟书记紧急带领闫晋琪、郭秦乐医师团队,韩娟及马佳佳护士长等护理人员进行一些列抢救措施,补液、针对卡氏肺孢子虫及巨细胞病毒血症及可能的病原微生物进行抗感染治疗、丙种球蛋白冲击,同时紧急经口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支气管镜、俯卧位通气,镇痛镇静、血流动力学监测,经过两三天不舍昼夜的抢救,老曲的血流动力学等体征趋于稳定,但氧饱和度却仍低,考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逐渐加重,即使是根据呼吸力学进行相应的肺复张策略,调整最佳呼吸模式;即使是每日排除万难进行两次的俯卧位通气,即使是每时每刻蹲守在床头的精细化管理,老曲的氧合指数仍然呈逐渐下降的趋势,雪上加霜的事是,尿量较前逐渐减少,合并有急性肾损伤。一时间似乎走到了悬崖绝壁。
家属在门外早已如坐针毡,这时候,只有ICU最后的救命稻草---ECMO可以赌一次命运,但刘红娟书记此刻犯了难,此时恰值疫情严重,科里的大部分医生都去支援疫情,所留下来的不过三四人,不及科里原有医护力量的四分之一,科里留守的医护人员已经为了现有的重病人连轴转多日,除了负责科室的重病人,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还要兼顾负责医院承接的胸科医院转回我院的新冠患者,每个人的工作负荷达到连续近三十小时,每日两次的俯卧位通气操作,老曲85Kg的基础体重已经使大家筋疲力尽,每个人都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但此刻作为唯一的希望,如果医护人员都不能有不顾一切的勇气,又怎么能带给家属和患者希望呢?
家属几乎没有过多的犹豫,只要是有一线希望,都希望患者能得到全力以赴的救治。刘书记咬了咬牙,迅速决断,当日,所有的留守医护人员在超负荷的情况下自发来到了现场,在心外科郭峰伟医师的帮助下,由刘红娟主任医师、李昊副主任医师、闫晋琪、吴永兴医师以及重症专培医生置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顺利上机,完成了VV-ECMO、呼吸机及CRRT三机联动,当机器开始运转的时候,看着氧饱和度骤然上升,大家似乎都松了一口气。
辗转反复
经过医护团队一周的精心治疗,按照重症感染预防原则进行每日的全身擦拭、导管护理、体位引流,看着床旁胸片显示逐渐好转,就在一切都向着更好的方向运行的时候,情况似乎并没有那么顺利,老曲再次出现了发热、黄色粘痰,三系细胞降低,感染指标也在恶化。考虑到合并细菌感染,为了最大程度减轻肺损伤,阻止病情继续恶化,在ECMO运转的同时间断联合俯卧位通气,而更加紧急的情况是,此时,老曲出现了气道大量出血,管路置管口大量渗血,且下消化道出血,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凝血指标急转直下,在停用ECMO全身抗凝之后,凝血指标仍未见好转。老曲的命运似乎又到了命悬一线的时刻。
到底是严重的肺部感染侵蚀气道导致的溃疡出血?还是ECMO膜肺的使用导致的继发性纤溶亢进?亦或是严重感染造成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一方面,大家在积极寻找凝血功能迅速变差的原因,另一方面,对于ECMO出血的患者,就如一枚定时炸弹,全身随时有可能出现致命的活动性出血,在2月12日,一支由十几人医护组成的ECMO及呼吸机转运团队浩浩汤汤的奔波在CT室的路上,经筛查,万幸,颅内及腹腔并无明显活动性出血灶。但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出血呢?只能细细筛查,逐渐寻找病因,在此期间,刘红娟书记坚持每日进行支气管镜下止血,并要求更加细致的进行管理。同时积极组织全院大会诊,在血液科、检验科、消化科、呼吸科的共同探讨下,暂时排除DIC引起的出血,考虑原发性纤溶亢进,但具体是由于ECMO膜肺的原因还是因为肺部感染及肺泡出血引发的,只能再细致追查。
由于老曲的呼吸功能仍然很差,试行ECMO脱机暂时无法成功,但由于老曲抗凝已完全停掉,更换膜肺风险及血栓形成风险均很大,最终,与家属充分沟通情况下,更换了膜肺及管路,更换膜肺后的几日,老曲的凝血逐渐好转,就在大家以为可以熬过一劫之时,气道出血再次发生了。ECMO上机患者,需要抗凝治疗,但发生重症纤溶亢进,反复发生的气道大量出血,几乎是每个重症医生都不想遇到的烫手的问题,但在此情况下,拨开云雾,出血原因逐渐清晰,是否是由于感染,先导致了肺泡出血,在引起了原发性纤溶亢进呢?带着这个指引,继续制定诊疗计划,大量输注血制品,并给予抑纤治疗,就这样,在反反复复中,整整一个月,总算闯过了出血关。再次做肺泡灌洗液的宏基因组检测时,惊喜的发现,原有的卡氏肺孢子虫及巨细胞病毒,已转为阴性了。
盼来希望
经历了一个多月的殊死搏斗,2月底,度过了青黄不接的时日,刘昱主任医师及张蕾主治医师抗击新冠疫情回来后,迅速接管了老曲的病例,每日坚持做呼吸力学检测,每日两次滴定最佳PEEP指导治疗,每日坚持俯卧位通气及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根据微生物学证据制定了精细化的抗感染治疗方案,随着感染的控制,呼吸功能好转,老曲终于看到了生的希望,终于,2月25日患者顺利撤除ECMO(整个ECMO辅助时间29天)。3月1日逐渐下调呼吸机参数,逐渐撤离呼吸机,随着镇痛镇静药物剂量的减少,老曲逐渐苏醒了过来……
而醒来的老曲,就像沉睡了一个世纪那么长,关于ICU记忆已经全部遗忘,刚刚恢复的病痛以及睡眠质量变差使其烦躁无比,在这种情况下,刘昱及张蕾医师坚持每日辅导其下床进行功能锻炼,耐心进行康复治疗,以及不厌其烦的进行心理疏通,最终医护人员的付出得到了老曲及家属由衷的肯定,躺在病床上的老曲第一次露出了笑容,竖起了大拇指,于3月29日康复出院。
临床总结
重症医学科是守护患者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而ECMO作为新型的生命支持技术,被誉为ICU的“救命稻草”,最主要的作用是维持心肺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命,帮助危重症的患者实现体外循环,从而给医生赢得抢救患者的时间。
重症患者早期康复对促进患者早期脱机、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功能状态,降低住院患者死亡率有明显积极作用,除此之外,早期康复对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方面也有很大促进作用。
苦尽甘来
当意外降临的时候,我们都无法预测结果,我们能做的,就是心中充满希望,全力以赴,然后才有机会静待佳音,就像出院那天家属发自肺腑的感谢一样,一切都是值得的!
“感谢刘红娟书记、刘昱主任医师、张蕾、郭秦乐、闫晋琪、弋锐田、樊付松等医师,韩娟、马佳佳护士长,以及重症医学科更多叫不出名字的医护人员,今天,是值得我们永久记忆的日子,我爸出院了,这是你们用智慧和双手创造的生命奇迹。中心ICU的白衣天使们,你们高超精湛的医术变死亡为安康,你们精心周全的护理抹去患者的痛苦,你们的满腔热忱温暖着我们的心田。我爸住院的64个日日夜夜里,你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演奏着大爱无疆的华美乐章。我们全家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间,真心道一声:谢谢你们!祝你们万事如意,好人一生平安!“
而交大一附院重症医学科,也必将在未来的日子里,更加砥砺前行,利用我们的精湛技术、不怕辛劳的作风,守护着更多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