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两旁的青柳在春风里婆娑着,河水携着春回大地的暖意淌进人的心里,不知名的花儿在渭河两畔抽芽绽放。春分时刻,阳光告诉我们它回来了,这一切都被路上疾驰过的仅有的一辆大巴车尽收眼底,它也告诉我们,春满大地,爱布人间。交大一附院医疗队队员乘坐的大巴车飞驰过渭水河畔,前往宝鸡市中心医院继续开展今天的工作。
随着宝鸡市封城政策的实施推进,大规模核酸筛检出阳性病例已有明显的减少,所有患者均在宝鸡市中心医院进行隔离治疗。西安交大一附院支援宝鸡市中心医院医疗队已经在此驻扎一周,全面接管新冠四病区、五病区,目前管理患者78人次,在四支支援管理队伍中首当其冲。在这78人中,年龄最大的是一位79岁的老人,最小的是一位3月龄大小由母亲陪同的小婴儿。年龄分层跨度大,治疗涉及多学科、多系统的管理,更需要我们的医护人员张弛有度,拿捏分毫,既要有上九天揽月的气魄,更要有绣花针里出细活的从容。
在此前的专家组查房中,将这位79岁的高龄老人作为重点观察对象。这位老人存在高血压、脑血管疾病以及老年痴呆等共病现象,极容易在新冠肺炎病毒的刺激应激状态下发展成为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重症患者。省专家一附院呼吸科石志红主任与感染科何英利副主任当机立断,要求把这位老年患者放在抢救室,密切巡回观察患者病情,同时要保证老人按时服药,加强营养,协助并督促老人适度下床活动锻炼,并加强其心理护理,定时与老人家属通话视频,预防老年患者常见的跌倒坠床、谵妄等不良临床现象的发生。同时,专家们还特别强调,此次以奥密克戎毒株为主的疫情,轻症和普通型患者居多,但也不排除有部分有慢性疾病的衰弱老年患者发展成为重症,对此类患者严格把关,本着积极控制慢性疾病、对症给予支持治疗、中西医联合干预、加强在院期间心理生理活动健康督促等基本原则,此次疫情防控工作的就成功了一大半。
在19日晚的疫情指挥部医疗救治例会中,专家组成员组织了多学科的全员大会诊,再次重申并强调了以上重点原则,并对病区内患者的后续治疗做出规划蓝图。副队长李昊与韩娟闻讯后迅速召开医疗队紧急线上会议,将例会中心思想分别传达至医疗组和护理组。晚上10点多,夜已渐深,但队员们依然活跃在线上,认真听取会议精神,对这位老年患者的医疗过程与护理日常谏言献策。
医疗组这边,将每日24小时出入量与生化指标检验结果反馈至医疗群中,动态掌握各种阳性指标变化,精准评估各个系统指标恢复和变化情况,量入为出,维持内环境稳态、控制感染指标、监测营养状况指标。医疗框架的构建,还需要细致的日常护理来填补空缺,才能更好的完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栋大楼。日常巡视、发药到口、主动询问患者自觉症状,协助患者下床活动,做好每一餐食的营养搭配,细心的写好交接班等等这些日常的护理工作,各位护理同仁们尽善尽美,我相信他们是真的在用心、负责任去做好每一处细节工作。虽然我们不识,但隔着厚厚的防护服,依然能够感觉得到他们为众人抱薪的那颗充满社会责任而义无反顾的心。疫情防控指挥部的专家成员们肯定了大家的努力,鞭策鼓励大家,做好基础工作,坚持就是胜利,感控仍然是重中之重,切莫麻痹大意。
岁月静好,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是对此时此刻医疗队成员们最好的诠释。而当乌云散去,自有漫天繁星璀璨。在疫情防控的三年时间里,我们一附院时刻秉承以病人健康为中心,不忘肩负的社会责任,践行社会价值,在疫情防控前线与医院的大后方两地生花,疫情防控与急危重症救治、日常诊疗取得了精准的平衡,这是我们实力与能力的体现,是我们一附院人无论走到哪里都熠熠生辉的标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