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动态
被患者认可是非常幸福的事
发布时间:2023-03-10    文章来源:行风建设办公室   作者:潘红玲  责任编辑:刘会婷  (点击: )

“对于医生来说,他治好了病人腿上的病,解决了一个医学问题,但对于我们来说,解决的是一个家庭的问题。”3月3日,一位我院血管外科住院患者的女儿,专程给医院送来一封感谢信,感谢医护人员对患者本人及整个家庭的帮助。也希望医护人员的辛苦付出以及工作中展现出的职业精神得到大家的认可,因为对于医护人员而言,被患者认可也是非常幸福的事。

患者四年前开始出现腿部疼痛,以为是椎间盘问题引发,也未引起足够重视。四年来,患者腿部疼痛症状逐渐加重,肢体发凉,行动也越来也不方便,家又在5楼,没有电梯,患者更不愿意外出。长时间的呆在家里,他的情绪、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能够好好走路已经成为患者及家人渴望解决的大事。

不久前,患者因糖尿病在外院住院治疗中,经检查发现腿部疼痛是因为下肢血管堵塞引起,随慕名来到我院就诊,分别于今年1月和2月先后两次入住血管外科手术治疗。目前两次手术效果良好,患者出院在家继续恢复中。随着肢体疼痛症状的逐渐缓解,患者的情绪也越来越好,生活质量也在逐步提升。

感谢信摘抄:

我父亲双腿疼痛已经四年有余,步行一两百米必须坐下休息。我印象中的父亲是一个身体非常强壮的中年人,但是被腿疼硬生生的折磨成了步履蹒跚的老人。一开始我们以为是腰椎有问题压迫神经导致腿疼,但总也找不到解决的方案。

机缘巧合,我父母来到咱们医院的血管外科。刘教授对老人非常有耐心,把专业的学科讲解的深入浅出,让老人非常幸福。

先后两次入院,张孟钊医生都是主管我父亲的一线医生。张医生很年轻,但是我觉得他与患者以及家属的沟通精准到位、清晰明了,让我作为家属对医生的手术安排和手术方案非常的放心。张孟钊医生和我做术前沟通的时候,是不是还会有其他患者咨询问题,张医生需要在不同的病患、不同的病情之间不停地切换频道,同时还要做到不急不躁,我觉得这点真的非常的难得,在询问服用药物、沟通治疗方案以及术后开药的时候,张医生的建议会非常贴心。

我父亲治疗的二线医生是王吉昌医生,虽然我和王医生的接触不多,但是在术后医生查房的时候,会让我们对父亲的病情有一个更直观的了解。虽然我不了解王大夫,但是我妈妈可是王大夫的抖音粉丝。血管外科用这种大众群体最容易接受的方式来宣传血管外科以及相关知识,真的非常非常好。

刘教授是负责治疗我父亲的三线医生,早上查房的时候,病人和家属是最希望见到刘教授。刘教授查房的时候,时不时还会和患者开开玩笑,给患者鼓励和信心,无论是当天准备手术的患者,还是准备出院的患者,对未来都充满期望,这不仅仅是救治患者的身体,也是让患者更有信心,更有勇气面对以后的生活。

分管我们床位的护士也都是兢兢业业,虽然我父亲输液不多,但是护士的工作量确实很大。

这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感受,我在医院陪护只有几天,但是在这几天我看到的是每一位医护都满载负荷,每一户医护人员都步履匆匆。我陪护期间,和我父亲同一病房的患者安排那天下午手术,但是一直等到下午五点才去手术室,开始我们都觉得快下班了,可能也要延期手术了,但是他的手术还是当天做完了。

也许有人要说,这就是他们的本职工作,就应该做好。但是在做本职工作的时候,能够把热情、生活的期望带给病人,这不仅仅是治病这么简单,很多时候更多的是救命。我父亲在第一次手术后,术后效果非常好。第一次手术前,他的希望值很低,他说:能让我别走一两百米就得坐下休息就成。他的心态是死马当做活马医,半信半疑,救命稻草的心态。但是在两次手术之间,我们会商量一起新疆旅游,过年去海南玩,去桂林玩,这第二次手术完全是一种对以后的晚年生活有了新的憧憬和期望。

其实,我觉得血管外科的医护都挺艰难的,他们面对的患者大多数是老人,有这样那样的基础病,心态失衡、焦虑、急躁以及各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负面情绪。他们往往要接纳病患和家属的这些垃圾情绪,还要能够把正向的能量灌输给患者和家属,尤其是年龄比较大的病患,更难沟通。此外,还要对自己治疗患者的具体工作绝对不能出错。这种内外高压,精力、体能、情绪都高压的工作状态依然要保持积极,这是非常困难的。

在此,我非常感谢一附院血管外科的张梦钊、王继昌医生、刘建林教授,同时也非常感谢分管我父亲的护士、护士长,感谢他们治病救人,感谢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中,在我父亲面面对病痛的时候,在我们家属迷茫无奈的时候给予的关怀和帮助。不仅仅感谢他们精湛的技术,更感谢他们的医德高尚、妙手仁心。

上一条:“移”路有我,“植”焕新生

下一条:奔跑的急诊人--记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关闭

科室网站

关注我们

Copyright(c)2011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