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陕西省胸痛中心建设系列会议-陕西省胸痛中心联盟工作推进会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3-03-08    文章来源:心血管内科   作者:吴环  责任编辑:刘会婷  (点击: )

2023年3月4日,由心血管健康联盟、苏州工业园区东方华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发起的胸痛中心标准化治疗质量提升项目在西安圆满结束。

为推动陕西省胸痛中心建设,陕西省联盟会涉及到胸痛中心质控、再认证、持续改进起到了推动作用,也涵盖了从急病到慢病全程管理的延伸,胸痛患者的二级预防,以及规范糖尿病等合并症的临床管理等。对完善陕西省胸痛中心质控体系,促进陕西省医院内部质控机制常态化运行,以逐步提高陕西省冠心病患者标准化治疗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刘伟局长在致辞中指出,急性胸痛等疾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从2017年开始,国家卫健委积极推动胸痛中心建设,印发相关标准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直以来,陕西省卫健委全力以赴地积极推动全省的胸痛中心建设工作,在交大一附院设立了牵头医院,同时也委托交大医学院成立了胸痛中心质量控制委员会,从2021年开始,胸痛中心建设已纳入进全省党史学习教育,亦为人民群众办10件实事之一,大力推动各地加快推进胸痛中心建设,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县级医疗机构的胸痛中心全覆盖。

近两年来,在交大一附院作为牵头医院的大力推动下,在袁院长的积极推动下,在各地市核心医院的尽心推动和落实下,这项工作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全省目前建成158家省级胸痛中心,83家已经通过国家认证,全国排名靠前。目前,各地市的胸痛中心积极联合120院前急救,完善相关流程,为患者提供了快速高效优质的医疗急救服务,缩短了从接诊到治疗各个环节的时间,全省急性胸痛的救治效率明显提升。县级医院从过去不敢溶栓,到现在80%的溶栓率,尤其是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的再灌注比例,从建设前的不足30%,提高到目前的87%,成效非常明显。

今天召开陕西省胸痛中心联盟工作推进会,希望进一步落实胸痛中心建设工作。今年,委托交大一附院重点抓四件事情:一是加强目前已经建成的158家中心的质控工作;二是用好联盟平台开展学术交流和培训;三是大力推动救治单元的建设,这也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四是继续推动已建成中心的年度考核评估工作。

此外,各市的主席和联盟医院的牵头负责人今年重点做两件事,一是积极组织辖区内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参与到全省救治单元的创建工作,让更多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尽快纳入到全省的胸痛中心联盟这个网络系统里;二是加强已建成中心的内涵建设,加强质控,开展人员培训,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加强与院前120急救,包括基层乡镇卫生院的协议的签署,尽快把这项工作做实做细。最后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陕西省胸痛中心联盟主席袁祖贻教授致辞并就陕西省胸痛中心现状和未来工作计划。他讲到,胸痛中心建设在过去三年的疫情防控期间做了不少事,也得到了刘伟局长的充分肯定。从今年开始,全国各省市都在紧锣密鼓推进胸痛中心建设,今年的工作重点是推动胸痛中心优质资源下沉基层,需要各地市联盟主席的领导大力推动和支持,真正实现全域覆盖。

目前,陕西省的实际情况是,很多急性心梗病人的第一就诊单位不是县医院、市医院或地区医院,而是乡镇卫生院或者是医疗服务中心,那么这些病人,如何用最快的速度得到妥善的处置、转诊?而一些乡镇卫生院的人口还比较多,教会当地卫生院就地溶栓对当地老百姓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也是在座的各位“诸侯”应该做的事情。

2021年陕西省卫健委把胸痛中心建设列为改善民生工程的十大实事之一,在2021年通过验收的158家胸痛中心,是我们交给政府的满意答卷,成效显著,也再次感谢医政医管局,对于我们这项工作的支持,正是医政医管局高屋建瓴布局,一些好的政策才能得以落地生根。在围绕胸痛中心建设的工作过程中,很多专家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此我也一并表示感谢,谢谢大家。

关于陕西省胸痛中心和胸痛救治单元建设情况,以及胸痛中心再认证情况做了解读,2022年陕西省胸痛中心数据质量概况进行了数据质控分析:标准版PPCI专业能力比较稳定,继续保持;标准版应加强溶栓后24内造影;基层版溶栓、PPCI都达标,溶栓效率好于PPCI;基层版建议溶栓/PPCI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基层版仍需加强PPCI手术能力;基层版优选溶栓,不建议首选转运PPCI(尤其疫情期间);选择三代溶栓药物---保证溶栓再通率;培训教育应常态化进行,患者早就医---缩短FMC2W;加强“三会”制度,加强数据三级质控;加快建设数据信息化建设。最后,袁祖贻院长表示未来陕西省胸痛中心工作重点将继续放在七个方面,一是继续推进胸痛中心建设;二是积极推进“胸痛救治单元建设”;三是加快建设地市级胸痛中心质控体系;四是加快胸痛中心“信息化建设”;五是加快胸痛中心“全流程管理体系建设”;六是重视胸痛中心“再认证工作”;七是开展“长安胸痛大讲堂”。

赵佳教授汇报胸痛中心再认证现状及未来工作计划。她讲到,中国胸痛中心再认证(天津)办公室主任赵佳为大家介绍了胸痛中心再认证的现状及未来工作规划,胸痛中心建设新方向有“3个转变”:一是从增加建设数量为主体向高质量发展为主体转变;二是从优化院前、院内救治流程向疾病全流程管理转变;三是从单家医院向全域模式转变。胸痛中心建设的“1个目标”,是以胸痛中心建设为抓手,构建我国新型心血管疾病防治体系。胸痛中心的认证体系是一个闭环的一个管理,经历筹备建设到首次认证,经过质量控制再到再认证,胸部中心再认证的意义是对已经通过认证的单位进行持续的监督和管理,充分体现中国胸痛中心建设-认证体系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促进胸痛中心单位同质化建设。现如今,切切实实实现了全国胸痛中心的运行质量的逐步上升。2023年天津市将实现“心电一张网”全覆盖,天津市已在全国率先开展胸痛救治单元创建工作,并纳入2023年天津市政府20项民心工程。此外,天津市胸痛中心还将启动随访工作,落实胸痛中心随访管理流程及机制,推动心肺复苏及胸痛知识科普宣传工作,承办心肺复苏导师培训班,进一步缩短S2W时间,提高院外猝死抢救成功率。

张勇教授汇报智慧胸痛中心建设进展和规划。张教授高度肯定了胸痛中心建设势头,目前全国有2240家单位已经通过认证,注册的单位有5300家,截止目前胸痛的总数918万,急性心梗也有200多万,平台上汇集全国参与填报的数据量,是一个巨大的工作量,给大家繁忙的临床工作增加了很大的负担,所以,需要找到一个突破口。现阶段在数据填报方面的困难,一个是认证过程中存在的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的问题,另一个是数据填报质量的问题。接下来要加速智慧胸痛中心的建设,希望尽快完成信息的互联互通和互相整合,比如县医院的病人到了市里或省里,等病人在大医院做完手术回到县医院去做随访的时候,无法显示上级医院的信息,这种信息的壁垒或者叫孤岛,造成了很多病人在诊疗方面的不便。这里涉及到经费和技术的问题,也涉及到信息保护和病人隐私等问题,未来需要想办法去解决并落实。

病人从症状出现到首次医疗接触的时间段非常关键,该如何帮助病人更早的识别、更早的到达医院,从而实现更早的疾病干预呢?将来病人出院后如何加强随访管理,如何帮助他们更长期的做好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总之,一定要把整个急性胸痛的救治链打通,每个县至少有一家急救中心,预计今年将实现多个地级市全覆盖,胸痛救治单元的全覆盖,就是把医疗触角延伸到每一个卫生院层级,以智慧胸痛中心建设为抓手,构建区域新型心血管疾病防控体系。

管小玉主任汇报胸痛救治单元建设成效分析及未来工作规划。在分析胸痛救治单元建设成效分析时表示,在2020年4月1号之前已做了大量的关于救治单元调研的工作,关于区域的心梗救治条件、认知情况,及心电图的识别能力等,发现各地胸痛救治单元差距非常大。胸痛救治单元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基层参与急性胸痛院前救治不足,转诊高危胸痛患者数量不多;数据填报质量不高,存在部分通过验收后不填报病例现象;各地对验收标准理解存在差异,专家开展验收尺度不一等。针对这些问题,接下来改进工作方向有三方面:一是胸痛救治单元需利用心电一张网等工具,加强急性高危胸痛患者筛查和转运;上级胸痛中心建立县乡数据一体化机制,对于胸痛救治单元验收前后的数据管理、持续填报、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严格要求和培训;地级市联盟需在总部和省联盟的指导下,制定明确的胸痛救治单元组织体系、验收计划和验收标准,开展同质化验收。

张金霞教授介绍胸痛患者全流程管理。她指出,胸痛患者的全流程管理,是通过胸痛中心建立随访体系、规范二级预防,建立院前急救、院中救治、院外随访康复的全流程管理模式实现的。加强患者随访,是全流程管理当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应用随访工具包可以加强整个ACS患者全流程管理。胸痛中心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随访管理方案是随访工具包制定的依据,ACS患者随访管理制度要求随访工作要纳入胸痛中心的质量分析会。此外,胸痛中心信息化的建设,智慧网络的建设,能够有助于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可以更快的进行一些趋势的分析,让工作当中能找到不足、进行最快速的改进。总之,未来需大力加强随访,打造ACS全流程闭环管理。同时,做好医护协同、网络协同,提高随访团队对危险因素的控制精准指导,提高各种危险因素控制的达标率。最后,还需要通过信息化建设和智慧网络建设,以实现患者长期管理,有效改善患者救治质量和预后。

任洁教授解读《胸痛中心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随访管理方案》。任洁教授指出,该随访管理方案的制定是充分响应国家卫健委《关于印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分级诊疗技术方案的通知》的要求,落实胸痛中心“全程管理”理念和心血管疾病管理体系建设的相关要求,帮助胸痛中心各单位建立和完善ACS患者随访管理制度,对规范和提高ACS患者随访管理水平,并推动ACS的分级诊疗具有重要意义。该随访方案更加具体规范了ACS患者在血糖、血压、血脂等方面的管理标准,强调了GLP-1RA等具有心血管获益降糖药物在患者全病程管理中的及时应用和随访评价。《胸痛中心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随访管理方案》的发布为医院提供可复制性实施路径,指导胸痛中心对ACS患者进行标准化的随访管理,根据患者出院前评估,为医院胸痛中心建立和完善随访制度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在接下来的精彩纷呈的讨论环节中,马建全教授、王有恒教授、高峰教授、樊川民教授、黄学斌教授、李军农教授、沈桂冬教授、吴先军教授、白志生教授、钟诚教授和冯占斌教授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想法,专家们一致认为,推动陕西省胸痛中心建设,需要卫健委和市委的大力支持及各位同道共同努力,希望政府部门辅助提升软硬件设施等,如改善胸痛救治点心电图机的配备情况。另外,胸痛认证标准中关于病例数的设定,建议按各地区人口比例设定审核标准更为合理。

高立教授分享了1例ECMO救治爆发性心肌炎的病例,经过迅速精准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之后,对症治疗,患者最终获救。刘剑虹教授和何希站教授点评道,爆发性心肌炎发病率非常低,没有特异性的一些诊断指标,早期识别非常艰难。该类型患者病情与病程有关,也与病毒的载量有关,早期识别诊断、对症治疗是关键。

闫晋琪教授为大家分享了1例高龄糖尿病患者肾移植后感染新冠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金刚教授点评道,该病例较为复杂,肾脏移植后合并了新冠和心梗,最终出现了凝血障碍,导致了肺出血。新冠病毒可直接侵袭心肌细胞,也可导致过度炎症反应及细胞因子的炎症风暴。王鹏教授点评该病例时指出,该病例极为危重,虽然结局不好,但治疗过程是非常规范、及时的,患者感染新冠后对神经系统损伤较为严重,患者又出现心梗,大大增加了死亡风险,对抗凝治疗带来极大的挑战。

范力宏教授分享了1例心衰病例,该病人术后9个月后随访,一般情况良好,无心慌,日常活动及锻炼不受限,双下肢不肿。范力宏教授总结这类心衰病人需要全方位组拳出击治疗:优化药物治疗,再同步化及预防猝死治疗,此外,房颤/房扑是心衰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加重心衰的一个重要诱因,应尽量转复并维持窦律。药物,射频消融,Reactive ATP组合应用可有效控制房颤/房扑。宋可立教授和胡耀俊教授点评此病例时指出,对于一个心衰的病人来说,一旦出现房颤的话,会进一步影响心脏功能射血分数,所以此时纠正心律失常就显得显得尤为重要。

白东教授分享了临床中遇到的一例罕见的晕厥病例,白东教授经过多方面的论证,评估该患者为左侧心室扩大,进而导致心律失常而引发的心源性晕厥。夏柔娟教授和何丽教授一致认为该病例极为罕见,对其冠状动脉CPA提示左侧冠状动脉起源肺动脉,此病例让大家获益匪浅,给病人诊疗过程中就像侦探判案一样,抽丝剥茧。

干金文教授分享了1例急性心肌梗死快速溶栓-PCI治疗的病例,干金文教授通过此病例深刻地感受到,在医疗资源紧张的大环境下,胸痛中心的建设和心肺复苏的普及赢得了与病魔赛跑的时间,是医学的进步,也是人类的进步。孟攀升教授点评该病例时指出该病例获得快速溶栓后得到救治成功得益于胸痛中心建设;李巍教授提出质疑,李教授指出该病例未必适合溶栓,对再灌注治疗12小时内的患者,早期抗栓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出血风险,再灌注策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制定。

任洁教授做大会总结:胸痛中心标准化治疗质量提升项目陕西省联盟会会议在胸痛中心总部及万余名专家的参与下顺利闭幕,胸痛中心的建设在陕西省各级领导及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在稳步的持续的发展中。同时在各级医生的支持下,以满足陕西省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为出发点,紧密贴合临床,积极地展开了交流和讨论,本次会议对提升陕西省胸痛中心辐射带动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对省内优质医疗资源向区域辐射下沉起到推动作用,希望在我们同共的努力下,陕西省的胸痛中心建设可以为大家的工作带来更多获益。

上一条:生物样本信息资源中心主任王亚文教授牵头制定的专家共识在《中国研究型医院》上发表

下一条:癌症中心联合健康医学科举办妇女节两癌筛查暨家族遗传性肿瘤大型义诊活动

关闭

科室网站

关注我们

Copyright(c)2011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