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骨科微创手术成功救治89岁高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
发布时间:2022-12-02    文章来源:骨科   作者:尹思 杜恒  责任编辑:朱尔曼  (点击: )

骨科脊柱专业组赵为公、杜恒教授团队近日利用脊柱内镜微创技术成功救治一位89岁,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

患者樊某,89岁女性,近2月来出现严重的间歇性跛行症状,行走时腰不能直立,行走约50米就会诱发右下肢放射性疼痛,需要立刻休息后方可缓解。平时爱活动的老太太这下可犯了难,不能外出活动,连伸腰够个东西都觉得费劲,正常的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老太太平时还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病史,一直口服心血管药物控制。家人看到老太太的情况非常着急,四处求医,多次到西京医院、西安市红会医院等多家医院就诊咨询,大夫都认为患者腰椎管狭窄症属于最严重的类型,需要手术治疗才能根本解决问题,但因为高龄、基础疾病严重大夫门都望而生畏,不敢实施手术治疗。患者家属多发打听,辗转来到我院骨科杜恒教授门诊处,咨询手术事宜。杜恒教授将患者收住入院后,即为患者制定了全面的诊疗方案,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但是,入院后的各项检查结果又让大夫犯难了,患者心电图显示窦缓,而且阿托品试验也是阳性,也就是药物无法显著提升心率,冠脉CTA检查更是提示左前降支冠脉第六段完全闭塞,心内科会诊认为全麻手术风险极大。赵为公、杜恒教授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病情,患者本人手术意愿非常强烈,想彻底解决自身行动不利的问题。为此,治疗组最终制定了神经阻滞麻醉下行腰椎脊柱内镜微创手术的手术治疗方案。

赵为公、杜恒脊柱专业组首先给患者进行了神经根定向的靶点封闭术,明确了多节段椎管狭窄症中的腰3-4节段为患者症状的主要责任节段。手术当日,治疗组联系心内科给患者安置临时起搏器,麻醉科温健教授亲自为患者进行B超引导下的腰椎神经阻滞麻醉,这种麻醉方式无需全面插管,无不需要于腰椎穿刺置管,麻醉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尤其适应于老年患者。麻醉成功后,杜恒教授和尹思副主任医师利用脊柱内镜宽通道系统,成功为患者进行了内镜下腰椎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椎管扩大神经松解术。利用仅一公分的手术切口,进行双侧椎管和侧隐窝的骨性减压,扩大椎管容积,同时进行双侧神经根周围的松解。手术过程顺利,耗时两个半小时,术中出血极少,仅有50ml。

当把手术成功的消息传达给患者和家属时,患者和家属都非常感激我们医护人员的付出。术后第一日,老太太就可以在家属搀扶下逐步下地活动,以往直不起来的腰椎也可以伸直了,走路时右腿也不疼了,老太太高兴得合不拢嘴,直夸交大一附院的技术高。术后复查影像学检查显示,患者腰3-4椎管严重狭窄得到了显著的扩大,神经松解满意。目前患者恢复情况非常良好,已经准备出院继续康复了。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腰椎管狭窄症已经成为我国中老年患者病残和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疾病,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对于高龄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传统手术治疗的风险极高,很多老年患者因无法得到手术的救治长期卧床或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我院骨科脊柱专业组于西北地区率先开展腰椎管狭窄症的微创脊柱内镜手术治疗,通过和麻醉科等相关科室的通力合作,成功救治了一批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高龄患者,使得这些老年人能够有尊严地安享晚年生活。

我院骨科自成立脊柱专业组以来,持续深化亚专业技术革新,重点发展脊柱微创技术这个“拳头产品”,打造脊柱微创的品牌效应,在西北地区率先开展脊柱内镜下腰椎融合术(Endo-PLIF)、脊柱微创组合技术治疗胸腰椎结核、脊柱内镜下纤维环缝合术、脊柱内镜辅助下颈椎前路椎间融合术、单边双通道(UBE)脊柱内镜技术等一系列先进脊柱微创技术。骨科全体医护始终秉承和践行我科殷培璞教授精神,技术创新,服务患者,为医院的“国中建设”添砖加瓦,不懈努力!

上一条:百万减残技术培训——2022年第三期脑卒中动脉取栓培训班顺利举办

下一条:我院召开2022年度医院窗口文明服务暨满意度提升工作总结表彰会

关闭

科室网站

关注我们

Copyright(c)2011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